第四、批判思維
人類思維的第二大飛躍是批判思維。人類可以用哲學工具來檢驗思想的質量,思維從平面的二次元進入立體的三度空間。到如今,最有說服力的話開始一定是"科學家研究表明"或"專家說",這是因為科學文獻全部都要經過批判思維的梳理才能發表,科學家用他們的嚴謹態度贏得了信任。雖然專家也會放屁,但受過批判思維訓練的人可以知道專家有沒有放屁。
大致上說,批判思維用以下幾個重要步驟來檢驗真理:
1、目的:思維的目的是尋求真理,建立認識模式,不是為了辨論,更不是為了贏;
2、偏見:每個人都有偏見,這是受教育背景、社會階級甚至國家民族所決定的,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父母,但是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偏見。某些專家就是專門為某些利益集團說話的;
3、基於某種假設:所有的立論都有假設,只要推翻假設,立論就不成立了。創世紀永遠有人相信,因為它基於信仰。進化論永遠有人懷疑,因為它基於證據;
4、基本概念和定義:很多情況下,爭論是由基本概念的理解差異造成的。你說的他和我說的他根本不同,所以你我就吵起來啦。另外,偷換概念是詭辨的捷徑,那又是另一種學問了;
5、亊實和經驗:要有數據支持,理論才有說服力。多數人的直覺是靠經驗,但是它嚴重局限和不可靠,它其實是一種偏見。所以做科學研究,對數據採集是非常嚴謹的。從觀察的環境、到被觀察的目標、目標對比組、數據處理等等全部都要嚴格對待,務求真實可靠;
6、推論和判斷:推論的過程必須嚴密和合乎邏輯,才會有理性的判斷;
7、回答問題,解決困難:最後,由批判思維的結果來解決問題,檢驗成果。
第五:系統思維,也叫複雜性思維
科學思維也好,批判思維也好,說到底是一種分析思維,它基於奧卡姆剃刀(Occam’s Razor)原則,就是儘量用簡單原則來解釋觀測到的事實。這一原理在科學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,奧卡姆剃刀已經成為重要的科學思維理念。
但是现实生活极其复杂,诸多因素常常纠缠交错在一起,運用奧卡姆原則無情的“簡化”,會在分析過程中人為的剔除“有關聯因素”而導致認識曲解甚至誤解。運用奧卡姆原則越來越不能解決大規模、複雜問題。因此,有必要從全局系統地看待問題就成為新時代的思想指標。貝塔郎菲(Ludwig von Bertalanffy)的"一般系統論",開啟了複雜性的研究。在新時代我們更關心經驗和複雜,而不是因果和責任,這種思想叫做"后現代主義"。
下圖是複雜性研究的歷史:
什麼是系統,什麼是複雜,到現在為止,還沒有完整定義,所以它才複雜,一般來說,擁有以下十種特徵的事物,是複雜的、系統的:
1、系統大規模且有多層結構,子系統(或元素)本身也可以是複雜的或簡單的;
2、元素之間是互相連接的,或是多重連接的。這些連接可以是物理的,也可以是化學的或僅僅是資訊的;
3、元素對整體系統是無知的,它只對自己局域的在連接元素有感知;
4、元素連接之上沒有中央控制中樞,連接性和反饋Feedback就構成系統本身的自我控制;
5、連接性是可變的和不穩定的,系統本身也是可變和不穩定的;
6、元素之間的影響是非線性的,非加和的,也就是說,小的輸入可以有大的輸出,反之亦然;
7、系統具有非因果性,或不可預測性;
8、系統具有湧現性Emergence,突發亊件或危機是正常和必然的;
9、系統可以自組織Self-organizing,表現出分化Specialization和多樣性Diversity;
10、系統是開放的,它必須永遠輸入能量或資訊才能維持,否則系統會死亡。
好像昰天書,讓我們以人體為例來說明,最初複雜性的研究,就是從生物系統開始的。
1、人體由多種系統組成,呼吸、循環系統是簡單的,但消化、神經、內分泌系統是複雜的,最後,構成系統的細胞全都是複雜的;
2、所有人體系統都受血液循環供應養份,肺部呼吸的氧氣會影響所有器官,神經系統由電脈冲連接各器官;
3、腎臓對人體整體是無知的,它只對血壓、血容和電解質變化起反應;
4、在人體之上,沒有另一級的"神"控制人體,人體就是各器官系統組織而成,自成一個有意識,有感知、有反應的複雜系統;
5、人體所有生理指標都是恆動的,沒有固定值,只有平均值和整體趋势;
6、人體各系統之間的影響是非缐性的,不會因為補三倍的鈣而骨骼強健三倍;
7、人體具有非因果性,瘋狂健身不保障可以成為健美先生;
8、人體會不斷湧現腫瘤細胞,免疫系統會實時清除,清除失敗就成癌症;
9、人的思想會不斷分化和表現出多樣性,有記憶,情緒,學習,思考等能力;
10、人必須吃飯,不然會餓死。
除此之外,人的思想、語言、情緒都是複雜系統。上昇一級,到生態系統、社會關係、經濟活動、政治實踐和公司管理全都是複雜系統。由於歷史研究是思想跟過去事件的對話,所以歷史也是複雜的。
只有認識到系統的複雜性,才能明白科學的局限性、管理和政治的不可預測性。以下的一些例子可以說明:
傳译器(Interpretor machine):如果一間公司可以做出傅繹器,我們就不需要學外語了,節省大量的時間,可以做其他有意義的亊。現在的超級電腦還不能勝任這種工作,因為語言是思想的產物,而思想是複雜的;
圍棋軟件:只要CPU足夠快,記憶的棋譜足夠多,電腦可以打敗世界冠軍。這在象棋、跳棋等簡單思維型游戲是可行的,但在圍棋這種複雜型思維產物面前,現在的超級電腦也無法對陣。初學棋三個月的少年兒童,可以輕易打敗圍棋軟件;
生態控制:過去,人類用各種殺蟲劑、落葉劑來控制生態,甚至引入外地生物來控制本地物種,全部引起生態危機,引發不可預測后果。現在人類學懂了,知道要保留生態平衡,維持生物多樣性;
經濟改革:因為自由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優勝,所以一夜改革,就可以馬上解決經濟問題。這就是俄羅斯的"休克療法"的指導思想,這是一種開關思維。其結果是,複雜系統的非因果、非線性反應表現出來,俄羅斯經濟的崩潰,盧布貶值90%。相反,中國不理外國的指手劃腳,就是採取"摸著石頭過河"的策略改革,邊走邊改而經濟改革成功。這是一種以複雜思想為指導的改革,它更有活力,發展得更好;
政治改革:經濟之餘,一定要說政治。政治是經濟利益的高度概括,所以政治管理也是複雜系統。民主、自由、人權都是好東西,但是用"休克療法"的方式引入就可能引發系統的不確定性反應,其結果未必是我們所想要的。美國打伊拉克,打出個親伊朗政權;埃及的茉莉花革命,革出一個親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政權,這就是複雜系統的非缐性和反因果效應,美國佬頭痛了;
歷史研究:我們先看什麼是歷史,這是我在台灣成功大學網站上找到的材料:"歷史有數種的意義。首先,歷史指過去的事件,及實際發生的事。其次,歷史意味事件的紀錄或敘述。最後,歷史則成為一門科學、研究領域,歷史發展一系列的方法和概念,透過這些方法和概念,歷史學家收集過去事件的證據,評價這些證據,並就題目進行有意義的討論。歷史的基本作用是能讓你了解自己所處時代的公共事務、國家情勢和趨勢。歷史著作的作用不僅使個人對變化瞭解和失望,對那些令人驚駭的事情有所準備,也向個人提供人類行為和組織的可能性的大致模式。"
用複雜系統來看歷史,結論就不同傳統歷史觀。首先,過去的歷史文明和社會本身都是複雜系統。其次,對事件的記錄必然是不全面的,歷史社會的所有的"規律"都是片面的認識,跟"規律"同時存在的"不規律"因為過去歷史學家認識的局限性而未被記錄。最後,因為思想是複雜的,而人類過去社會的演化也是複雜的系統,所以"以史為鑑"這種指導思想的正確性就存疑了。所以,歷史只能是對複雜文明社會的近似暸解,它永遠是不完整的、片面的。
等而下之的是,歷史的研究更多時候成為政權的工具,它給各時期的政權提供執政的正當性依據,它也給各時期反對派提供攻擊的材料。比如,希特勒時期的"雅利安人種"論,墨索里尼時期的"新羅馬帝國"論,湯恩比的"歷史的研究",中國的"農民起義"等等。有人可以擧出很多例子說斯大林是獨夫、殺人犯,也有人會跳出來揮舞斯大林的睡衣,說"你看,這裡有七個補丁,它說明斯大林同志的生活節操,所以他是一個偉人"。我們總會讀到這樣的歷史觀,在這些人眼裏,歷史就是一個妓女,想怎麼操弄就怎麼操弄。
但歷史不是妓女,它是一只大象,我們永遠只能像瞎子一般去觸摸而不得全貌的大象。必須要有複雜系統的思維才能瞭解複雜系統。
大致寫完思想的五種境界,下一篇談談系統的危機。